2022年11月14日,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教学部主任林一钢教授线上形式,给全体参训学员做专题讲座《教学研究:课题设计》。

提到“研究”,很多教师就对其充满了敬畏感,觉得是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,害怕而感到高不可攀。事实上,人们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一问题,总是会通过观察等方法,分析和解决。任何思考活动都可以看作是研究,林教授说,开展教学研究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更是目的。一线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育教学,关心解决当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,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,服务于学生,自我也获得成长。研究即改革,改革促教育。
林教授认为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,要从设计课题方案开始,主要回答以下问题: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?做什么研究?如何做?研究任务如何分配?林教授详细介绍了文献综述在研究中的作用,它能使我们明方向、打基础、建框架、找方法、寻对策,大量阅读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,还能表明研究的意义与价值,进而自然地引出研究的问题。文献综述的材料是值得研究的,从已有文献目录复制成文献摘录,引文查找待查目录成已有目录,如此反复,进行目的性抽样,形成文献综述框架,为自己课题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。
林教授的讲座涵盖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。问题是研究课题的核心要素,用递进式、并列式等方法概括研究的重难点,把课题分解为具体的,可研究、可操作、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体系,紧紧围绕“为什么”“是什么”“怎么做”开展。一线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、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,不同的研究方法,分配不同的时间,合理有序推进课题研究。
“相信好教师是自己悟出来的,而不是教或者评出来的,关键是要给教师正确悟的机会。”林教授建议各位老师做教学的有心人,遇见问题多查阅数据库资源,且行且思,且思且悟。这里的“悟”,就是研究的过程。只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琢磨,才会对某些问题深入思考,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力。愿我们且行且思,且思且悟,不断进步!